在长达近一年的新冠疫情轰炸之下,美国大学的日子也的确不好过。
大部分学校关闭校园,学生因为课程转为线上要求着学费打折,而学校本身的账单已是一片赤字。
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显示,去年3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美国大学系统已经裁掉了30多万份工作岗位,就是为了弥补几千万的疫情导致的亏损。
在此紧急关头,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2021年这个可能决定大学接下来一年命运的录取季。但也就是这个时候,大学的骚操作频出,让人不得不道一声“佩服”。
芝加哥大学推出Transfer Early Decision
作为美国大学申请的招牌特色,EA, ED1, ED2, RD向来是让准留学生们又爱又恨。
ED1 一方面能早点表忠心,大大提高被梦校录取的概率,早点脱离申请季的苦海。
EA 虽然不如ED提高录取率来的快,但还是给了留学生们极大的希望。 第一时间就能保证了保底校,又冲刺了梦校。
ED2 的大学少之又少,且又是名校的更是掰手指头数的过来。很多ED1和EA都没有被梦校录取的学霸们这一阶段都着了急,所以但凡提供ED2申请的学校,往往在这一波被挤得一塌糊涂。
如果EA, ED都没录取, 实在不行还有 RD 兜底,最后还能拼一把。
如果一个学校有以上所有的申请机制,那无疑是被准留学生们喜欢得不得了的。
芝加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。2017年刚推出ED2时,申请人数是 27,694,之后这个数字几乎是以每年增长几千人的速度一路飙升到 2020年34,400人
芝加哥大学也悄悄发现了财富密码,竟然推出了 转学生的ED!
相比较常规RD,3.1日申请的学生,ED学生早半个月申请,四月就能收到结果。只要申请成功就是和学校一对一绑定。
这个消息让所有对芝加哥抱有憧憬的留学生们兴奋不已,感叹自己的时机终于到了,恨不得立马就要开始准备给芝加哥大学写love letter。
可是查了查申请资料,立马冷静了——这么多的申请机制,芝加哥大学为什么还是最难录取的美国大学呢?
芝加哥大学:这就是我要的效果
在各个机构的榜单上,芝加哥大学总是在申请率最低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,甚至屡屡排在第一的位置。
虽然说是申请本科多了ED,多了录取可能性。可 随着申请人数的上升,芝加哥大学的录取率年年下降,从17年的7.6%,降到了去年6.2%。
转学生的录取率也并没有好很多,近几年的录取率都只有5.5%左右。
就在留学生表示困惑的时候,芝加哥大学招生办露出了“ 得意的微笑”——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。
不断增加的录取轮次给了更多留学生“ 好像能申上”的幻觉,也提高了申请人数,可是录取人数并没有增加,反倒有减少的趋势。
对于芝加哥大学来说, 这样的TED增加,既能降低录取率,让大学的名声更上一筹,又能名正言顺地多收申请费。何乐而不为呢?
最后只有留学生们使劲往前冲,碰了壁之后又被打回原形
Test-optional的政策≠录取难度变低
除了针对转学生的新型挣钱手段, UChicago在本科生的录取上也没少“搞花样”。
19年开始芝加哥大学宣布了Test-optional的政策,意味着学生可以不提交SAT或ACT成绩,转而用其他标化,比如AP, IB等成绩代替。但如果有SAT或ACT成绩,学校也随时欢迎。
听闻此消息,被标化鞭打数月的留学生小小地高兴了一波,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。
SAT和ACT在过去常是亚裔留学生的长项,凭借这一项硬性要求,不少非裔、拉丁裔和印第安裔的孩子被顶尖大学拒之门外,使得亚裔和白人学生被录取的比例更高。可 Test-Optional的政策执行之后,中国留学生的竞争对手无疑增加了,想要脱颖而出也变得更加困难。
不过对于学校来说,这意味着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,更重要的是学校名誉有了显著的提高。
根据NACAC调查数据显示, 一般施行Test-Optional类似政策之后,申请人数会增加29%,同时录取率的降低会给大学排名带来帮助。这对于芝加哥大学是绝对有利无害的,更高的排名意味着更多的捐款,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申请生,同时,还会为他们带来不少的申请费,可谓一举多得。
疫情下的申请季,怎么更难了?
除了芝加哥大学以外, 大部分美国大学的申请也并没有因为疫情变得简单。
作为Top 30的热门大校,2021年 NYU的申请人数再创新高,申请者达到了10万人, 比去年增长20%。
布朗大学2025届ED的申请人数也是历史最高,比去年增长了22%,在5540位申请生中只录取了885人。
杜克大学ED申请人数从4280涨到5040,也上涨了17.76%。
这样高的申请人数,有可能源于2020年考标化的难度增加。因为疫情的原因,考ACT或SAT并没有那么简单,很多大学为了安抚留学生,都纷纷提供了Test-Optional的政策。没有了标化的压制,按时提交ED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。最后形成了这样万家灯火璀璨的局面。
疫情并没有消磨准留学生们的斗志,
倒是招生官越来越机灵
大学招生官一直是神奇的存在,他们总能灵活“把玩”申请学生的心情。
给准留学生们发邀请邮件,就是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能申上,高高兴兴地进圈套。
提醒申请者们申奖学金,把饼画的大一点,给不给再说……还各种Defer、Waitlist把渣男理论贯彻到底。
可怜的留学生们一边被玩弄于股掌之中,一边寻找着出路。遇上UChicago这样的,甚至都看不出来是个套。
但纵使梦校虐我千百遍,我待梦校如初恋。每个留学生对梦校的向往都是足以不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辛,也要一试的。
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收获梦校的offer!
By Lyric
你遇到过什么样的招生套路?
你觉得芝加哥大学要脸吗?
别忘了点个在看、分享
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哦
如果有关于转学的问题
可以咨询一下我们的小助手哦!